音乐家坂本龙一这个夏天新作不断。他为电影《水俣病》与《厄运假期》配乐,又创作歌剧《时间》,在荷兰艺术节首演。今年1月,坂本患上直肠癌,他之前已与喉癌搏斗数年。癌症没有阻挡创作的脚步,他依然在音符中流连,寻找自然、生命与死亡的意义。接受治疗时,他靠艺术消解肉体痛苦。“钢琴键盘的起落、(音色的)衰败与生命和死亡有很大关联。这不是悲伤,我只是在用音乐对死亡进行冥想。”
这是一个我期待已久的展览。对于一个你喜爱和崇拜的音乐家,除了买他的唱片,看他的演唱会, 读他的传记,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对于David Bowie(大卫.鲍伊)来说,这远远不够。音乐是他创造力的主体,由此延伸和展现的是无限的艺术空间。当你没有观展之前,你无法想象一个摇滚歌手可以同时拥有这么多种面孔。他就像是一个庞杂的艺术史的拼图游戏,叫人永远捉摸不透。而每一位观众聚集在此的目的,就是为认识一个完整的David Bowie——《David Bowie Is》。
继里卡尔多•穆蒂、库尔特•马舒尔、米哈伊尔•普莱特涅夫和艾伦•吉尔伯特之后,每年一届的上海新年音乐会迎来了第五位世界顶级的指挥大师执棒—克里斯托弗•艾申巴赫。在新年音乐会排练期间,《周末画报》与艾申巴赫在上海交响乐团的排练厅内,聊起了融入其生命中的音乐和他的尊师卡拉扬。
关注时尚新闻的人应该听说过无数次这位意大利籍跨界高手Marcelo Bur lon,他擅长将不同领域的事物和谐统一,自由驰骋于时尚、音乐和艺术之间。
小号演奏者、作曲家Dave Douglas是纽约人,今年49岁,身强力壮、野心勃勃,他或许是现世最勤力的爵士音乐家。他说《Be Still》是他“迄今最为私人化的作品”,因为这是他对母亲遗嘱的履行。
老天给了希拉里•哈恩三样东西,个性、才华和美貌。有时候很难说清楚,这三样东西应该按何种比率勾兑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但哈恩却是一个现成的成功例子。
王小峰在这本书的序言中写道:“谨以此书表达我对这些音乐家的敬意。”与其说他是在向这些音乐家致敬,倒不如说他是在向那个拥有坚定信念和无畏勇气的时代致敬。
“我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厨房里,做饭、喝茶,同时弹琴、唱歌,那是我最喜欢的工作环境。”在韩国首尔最好的一家酒店里,我见到了正在准备去当晚演出现场试音的Jamie Cullum,问及他的工作环境时,他这样回答。你可能想象不到,作为一个音乐人,他的工作地点不是录音棚或者工作室,而是家里那个有一架钢琴和几把吉他的厨房。这种奇特的组合方式在他看来反倒十分正常,“我喜欢烹饪,也喜欢音乐,可是如今音乐成了我的工作,但我不想让生活与工作之间产生隔阂,于是就在同一个房间里将二者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