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曾经势如破竹的经济发展趋势如今正面临转折点。 IMF最新发布的经济展望报告中,
将俄罗斯2016年经济萎缩度从此前估计0.6%调整至1%。这即将下挫的 GDP意味着俄罗斯民众在新的一年还要继续忍辱负重地承担卢布危机带来的滑铁卢效应。要知道, 2015年,
俄罗斯 GDP已萎缩3.7%。俄罗斯政府希望企图拉动内需来刺激经济,
号召爱国主义消费,“不吃外国粮食” “不去外国旅行” “不看外国电影”已经成了俄罗斯人的日常行为标杆。
但俄罗斯政府出台的政策并没有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
俄罗斯面临的境况是错综复杂的,
卢布危机从表面上是油价下跌造成的,
但归根结底是普京政府内政上缺乏前瞻性和武断的外交策略酿成的恶果。
为了缓解腹背受敌的困境,
普京急于找到突破口:
在伊朗核问题、 叙利亚问题和反恐问题上, 普京对美欧的态度都显得更温和, 甚至俄罗斯军机被北约成员国土耳其击落之后, 普京依然公开宣称与北约保持一定的合作姿态。
转型危机
2013年, 俄罗斯经济总量达到2.15万亿美元的顶峰; 然而到了2015年, 其 GDP却在短短两年内塌缩到1.2万亿美元。 卡内基莫斯科研究中心预测 ,俄罗斯在2016年的经济总量比墨西哥还要小, 掉落至全球第15位。这与普京2000年上任总统到2013年为止, 俄罗斯依赖石油和天然气出口经济迅猛增长的不远历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俄罗斯最近两年经济惨败的最大教训无非是其对能源出口的过度依赖。15年来,
普京通过一小簇亲信和圈内人把持着石油和天然气的出口资源从而控制俄罗斯的经济命脉,
而这群亲信则让俄罗斯经济加剧对能源出口的依赖。俄罗斯每年的财政预算、
黄金储备和货币储备都变得极容易受到油价波动的影响。2014年国际油价的突然下降对俄罗斯
经济造成的沉重打击也同时让俄罗斯内需急剧下跌,
两年以来俄罗斯国内的外资已经彻底蒸发清零,
人们开始估计危机的下一波是否将会触及俄罗斯混乱的银行系统,
从而引发灾难性的连锁效应。
如果俄罗斯经济要实施转型的话,势必触及那些依赖能源出口的亲信和寡头们。除了暂时稳住大局和继续观望之外,俄罗斯政府目前还没有让人看到有任何根本调整的良方。而对于广大普罗大众来说,如何熬过经济寒冬,其实答案都是大致相同的,那就是——只能熬了。
受困的中产:难以撼动普京政权
单纯从收入上看,
年收入达到2万 -3万美元的个体属于中产人士。这些俄罗斯的中高收入阶层大部分来自体制内技术官僚或者能源部门从业人员,
自俄罗斯经济危机以来这个阶层遭受严重的打击自然可以理解。然而,
这并不意味着普京政权遭到严重削弱。相反,
在过去一年里面,
各大民调显示普京的总体支持率依然徘徊在80%左右。
俄罗斯自上而下,包括中高收入阶层,
都把当前的经济困难问题归咎于他们认为的
“西方阴谋”。
其实,
问题归根到底在于,
目前组成了俄罗斯人口20%(分析家们估计不出两年也许只剩下15%)的所谓
“中产阶级”并非西方意义上那种市场经济产生的专业人才和经济精英;
俄罗斯离真正的市场经济还有相当一段距离,
黑手党、 贪污腐败和利益共生等问题注定让俄罗斯的中等收入群体在脱离体制之后拥有独特的话语权。也许对于普京政权来说,
国家经济起色不大,
反而能够阻止中产阶级壮大到提出自己政治诉求的地步;
而一个经济相对停滞、
民众对 “国外势力”高度警惕的俄罗斯, 对于普京维护统治来说反而是一件好事。 从中层往下看, 俄罗斯目前的经济困难远远没达到穷苦人家 “揭竿而起”的地步。 过去一年以来, 俄罗斯官方数据并没有显示出大规模失业现象。
俄罗斯对外:强势有所收敛
共2页,第1页[首页] 1 2下一页>[尾页]
编辑: